wm视讯时政新闻范文6篇

发布时间:2023-03-26 15:18:09 人气: 作者:小编

  wm视讯面对众多新兴媒体的出现,电视一枝独秀的地位岌岌可危,观众不必坐在电视机前,只要打开手机、电脑就可浏览各类资讯。那么,如何让观众重新坐回电视机前,是所有电视人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从笔者的亲身实践来梳理一下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的发展变革,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些许答案。

  2004年通辽电视台《都市漫话》栏目开播,是本地首档民生新闻栏目,在内蒙古自治区也只有内蒙古电视台的《都市全接触》在时间上领先于该台。民生新闻在区内尚算新笋,但在区外,早在2002年前后,“说”新闻的报道形式就已大刀阔斧地进行着。电视界首屈一指、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便是《南京零距离》。其实自打《都市漫话》亮相,一直是摸索着前进,就像厨子做菜,不停地尝试哪类菜肴适合用餐者的胃口。于是,从开播之初的每周两期、每条新闻六七分钟的“家长里短”占据主屏,到后来的民生新闻上升至公共新闻,逐渐增加深度与厚度,到现在的“说故事”,通辽电视台一路走过的每一个节点,都与中国电视发展变革的路径一致。但万变不离其宗,民生新闻始终将话筒与镜头对准老百姓关心的事儿,变的只是报道形式而已。

  然而,民生新闻也经历了关注度下滑的尴尬窘境。这时,每个从业者都在问“为什么过去深得人心的民生新闻如今却无人问津了呢?”为此,笔者曾翻阅大量资料,试图探究原因。思考之下,笔者以为不外乎是:题材狭窄、内容低俗、信息负面,更有甚者,为了收视率不惜播出虚假新闻,观众对新闻事件难辨线日,湖南一家新闻网站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报道称:8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家属认为“她是非正常死亡,医院存在很大责任,如果发现及时不至于死亡,也不至于隐瞒我们这么久。”报道中还有这样的描述:“(产妇)赤身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这则新闻刊登后引起大量围观和舆论热议,为了提高点击率和收视率,全国各大网络媒体不经过核实就转载播出,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该事件轰动了全国。难道事实真的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吗?事后经过湘潭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法依程序鉴定,湘潭县妇幼保健院“8・10”产妇死亡事件调查结论为,产妇的死亡原因符合肺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而报道中所提到的医生护士全体失踪也被证实并非如此。事实证明之前新闻网站的“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新闻报道不实。为了提高点击率、收视率,新闻媒体不经调查就盲目地报道新闻,妄自猜测,报道中还不断出现很多不客观、不理性的言论,对事件向恶性方向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一直备受争议的医患矛盾再次被无限放大。很明显,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负责任的,更是违背职业操守的。

  再来看看时政新闻。除了央视《新闻联播》外,大多数观众对本地时政新闻关注甚少。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都是各级电视台的重中之重,但为什么观众并不看好呢?就让笔者举两个例子,看看时政新闻不被观众看好的症结究竟在哪儿。笔者在做时政新闻时期,发现时政新闻是有模子的,一般都是某日某地召开了某会,会议就某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听取了某人的报告,报告内容是什么,某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等等,只要把内容放进这模子里,新闻就成型了。wm视讯虽说每天都有不同的时政新闻,但在观众看来却是大同小异,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观看的兴趣。前段时间,通辽市召开了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议,因为民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看看记者是怎么报道这则新闻的:今天上午,我市召开了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议,副市长冯某参加会议并讲话。在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上,各市直有关部门对上半年民生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会议中指出,上半年我市30件民生实事工作进展顺利,大部分实事都做得很到位,能够按照计划推进,并可以取得预期效果。下半年各市直有关部门更要以“执政为民”的务实理念抓好30件民生实事……。会议强调,民生工作是关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安全稳定的头等大事,各部门要将民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群众利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高标准完成每一项工作,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全篇报道配发的都是会议画面,按照现在常规报道时政新闻的模式,这则新闻并没有任何问题。可民生工作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只寥寥几句就概括了全市民生工作,是不是太简略了呢?看过这篇报道,笔者对30件民生实事有些疑虑,另外,报道中并没有办理30件民生实事的工作画面,这又如何能说工作进展顺利呢?整篇报道没有真正说到民生工作究竟做了什么实事,尽说了些空话,最后还不忘“带高帽”。从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出,时政新闻节目太过呆板,给人的感觉是离百姓太远。如果这是问题的根源,那解决之道也就显而易见了,就是要拉近时政新闻与百姓的距离,那么如何拉近,便是将国家的政令方针与百姓息息相关之处呈现出来,选择贴近百姓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

  民生新闻也是同理,一贯地拿日常琐事说事,久而久之,视觉疲劳不可避免。做民生新闻栏目也要讲究编排,同一期节目当中不能全是负面报道,否则就会有失偏颇。难道我们的社会真的这么令人沮丧吗?这自然不是电视新闻应该传递的能量。同样,琐事太多、太杂,不增加高度、广度和深度,新闻成了碎碎念,便失了公信力和影响力。重策划,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方式。举例说明。关于弃管楼如何管理的新闻,记者曾采访了居民、物业公司、房产局、相关专家,同时联系当前政策、当地改造项目、惠民工程如何申请操作等等。之所以一条新闻要采访多方声音,就是要多方位、具体地说明弃管楼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理方法,这样就做到了有点有面、有事实有政策解读,让百姓看后对所报道内容有全面地了解。但如果没有详尽的前期策划,记者拿到选题就前去拍摄,必然有失当之处;如果不联系市政、城建等部门,也就等于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让观众难以看到前景和后续,这便是深度和广度的缺失。

  民生与时政两类新闻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改变固有模式,充实内容,便能重获观众认可。比如同样是会议新闻,记者可以用小篇幅报道会议流程、内容,以大篇幅做本次会议的链接,囊括会议中的新政新举将如何惠及百姓衣食住行,以采访加解说的形式细致而直观地解读条条款款,就如同把文字变成图象,把一纸照片变成流动的视频,把黑白的影像变成彩色的呈现……更真实,更有血肉,百姓一看即懂,易于吸收,传播也就达到目的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只有携起手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发展,方可将观众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

  1.树立时政“大新闻”意识,打造主流新闻所谓时政“大新闻意识”就是除了报道相对正式的时政新闻之外,寻找一些与该时政新闻有关的衍生新闻。这些新闻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时政新闻在同时段播出,wm视讯能够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从而提高新闻的影响力。优秀的新闻记者,会从中找出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话题,如公共设施建设、绿化建设、旧城区改造等。这样就能把新闻通稿变成老百姓热议的话题,从而推动时政新闻主流地位的建立。其次,时政“大新闻”的建立还需要依靠记者的采访。在我国的时政新闻中,记者和新闻机构的官员一对一的访问很少出现。这就需要从采访形式上改进时政新闻的报道,创造行政官员与媒体人直接接触的机会,曾加记者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这既能体现媒体的调查报道能力,又能增加时政新闻的人情味,从而获得受众的心理认可。

  2.采访报道要转变思维方式新闻媒体人在采访时,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领导者身上,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关心的、关注的问题上。记者在报道时应以平民化的视角看待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高质量新闻。首先,报道时政新闻的思维方式应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和发散型。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理清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出其本质规律,正确、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其次,时政新闻的报道应从静态的形势中找到矛盾的切入点。在报道时,要用联系、wm视讯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新闻事件,找出各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内容,做出更深层次的剖析,使读者对于新闻的了解更加客观、全面。最后,抓住新闻报道的要点。就人民群众而言,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因此,时政新闻的重点方向应是政府出台了那些惠民政策,政府部门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哪些问题、办了那些实事,领导人和人民群众有哪些亲密接触等等。

  3.时政新闻在内容上要有所创新首先,时政新闻写的要有故事性。当前,时政新闻写的太过生硬,可读性比较差,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时政新闻受自身特性的限制,不能像其他类型的新闻那样以讲故事为主线,但新闻事件总有一个符合百姓需求的切入点,一则好新闻同时也是一个好故事。所以,新闻媒体人应注意新闻事件的“故事性”,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挖掘事件的冲突和矛盾,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如《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这篇新闻报道,通过和村民进行谈话对话,了解到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立即给出解决办法,帮农民工追回了工资。这种故事性的新闻描述,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其次,时政新闻报道要善于抓住细节描写。实践证明,成功的时政新闻,都比较关注细节描写。通过对某一细节进行着重描写,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2008年汶川地震废墟中孩子紧握铅笔的细节,第1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海拔4161米:总理和我们合影》中“照相”的细节等,这些都是以细节描写而出彩的新闻佳作。最后,时政新闻用语可以口语化。新闻记者在写稿件时,要避免语言的僵化,不要局限于会议或者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可以采用老百姓乐于接受的口语词汇,尽量少用大话、套话,从而增加文章的活泼性、生动性,弱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

  4.时政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新时期,新闻受众不再仅仅是新闻媒介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而是新闻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新闻宣传效果的检验者。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新闻报道的中心应是普通老百姓关心的利益问题,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以荣获第17届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为例,文章记录了四个连吃饭都困难的农民工依然为欠薪老板看守物资的故事。该报道选择中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工为主角,充分展现了农民工的朴实厚道的品质。这篇报道传达的正是时政新闻为老百姓服务的传播理念。

  我国的时政新闻从报道内容、形式以及报道理念等方面,经历各种的转变和升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新闻媒体趋向多元化,时政新闻的改革依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时政新闻的良好发展,需要每一位新闻媒体人,在遵循新闻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和完善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使新闻媒体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实现良性发展。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民众的需求越来越受重视,任何一级党委政府都会越来越注重了解民众的心声。因此,在笔者看来,时政新闻亟须引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让其更加具有亲和力,在党委政府和普通群众之间找到结合点,让时政新闻百姓更爱看,党委政府更满意。

  整天沉溺于文山会海是令不少时政新闻记者头疼的事情,但就当下而言会议仍是统一思想、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如何从会议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是党报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如何从会场内外找到报道的亮点,从而让时政新闻更有“卖点”,让广大受众爱看并乐于接受,并最终实现传播价值,这些都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很多会议中的领导人讲话,都有振奋人心的新闻点。新闻采编人员要有“慧眼”去发现,要在采访中或者参加会议时通过敏锐的观察和分析,尽快地发现新闻亮点,抓住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深入挖掘百姓所关心的、从会议所传递出的信息,最终实现时政新闻与民生关注的有机结合。

  拆除违法建筑在不少城市中是一个大难题。襄阳市在推进都市建设的过程中,强力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同样遭到了不小的阻力。2011年9月2日,记者在参加全市城管拆违工作会议时,没有泛泛地就会议报道会议程序,也没有报道市长“指出、强调、要求”,而是捕捉到市长勇当“拆市长”这一新闻卖点,并以《拆市长我当定了》为题用现场新闻的形式进行了报道。报道从市长的肺腑感言为切入点,分析了拆违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既宣传了政策,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查违拆违的态度和决心,行文避免了官样文章,无形间也拉近了市长与普通市民的距离,使整篇报道更鲜活、更有贴近性,也让市民更乐意接受,实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为推进党委政府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当前,在不少时政新闻报道中,wm视讯融入了过多的领导意志,忽视了民生关注和百姓诉求,使时政新闻空泛没有亮点,很难引起读者共鸣。因此,记者必须从众多繁杂的材料和会议中,学会用百姓视角挖掘出新闻报道的亮点,新闻报道才能让受众同频共振。

  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往往把过多的精力用于报道时政新闻活动本身,譬如领导调研、会议部署、专题讲座等等,忽视了对活动背景的报道和对党委、政府真实意图的把控,使时政新闻报道泛泛而谈、落入俗套。善于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拓展信息传播的深度,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背景、慧眼识珠、剖析原因,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这就是新闻资源的二次挖掘的问题。

  襄阳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心四城”,其中高标准建设东津新城更成为既定的目标,为何要建、建设时序如何、建成什么样的新城,各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3月1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都市襄阳建设动员会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应邀作《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主题报告。有关领导深入分析了襄阳在周边城市群中所处的地位后提出,襄阳要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必须要有交通枢纽支撑,必须要有新的城市中心和新的城市功能区。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次普通的工作动员会,经过笔者深入了解,会议的重要出发点在于凝心聚力推进东津新城建设。笔者没有简单地一篇消息了之,而是通过对领导观点的深入解读,以《向东挺进决战东津》为题,用专家之言对东津新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深度剖析,既报道了中心工作,又回应了百姓关切,党委政府满意,百姓群众释疑,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显而易见,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动态新闻的背后,了解“领导开会为什么、调研为什么、百姓又关心什么”的问题,从中找到时政新闻报道的结合点,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我们处在信息爆炸资讯泛滥的时代,各类媒体资讯的海量传播让受众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实现媒体的传播价值,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如鲜活农产品一样在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时政新闻报道亦是如此。

  鲜活就不能沉闷,在表现手法上要更多地使用群众语言、动态词,更多地运用逻辑式的结构和散文式的笔法,更多地注重对新闻现场的描述,用平民化的视角拉近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人民日报》在报导汶川大地震时,曾鲜活地记述了在灾区的活动:还差8天就满百岁的陈佳珍老人,在托老所住了5年。这次为防止堰塞湖灾害的威胁,也被转移到这里。双手合十,向老人提前祝寿,并俯下身子坐在床边贴着老人的脸大声说,祝您健康长寿。“你要努力工作啊。”老人握住的手说。“听你的话,我会努力工作的。”认真地对老人说。现场一片笑声。这样鲜活的时政新闻将大国总理亲民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拉近了人民群众同的距离。

  鲜活要善于捕捉。对新闻事实的捕捉和反映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进入新闻现场后要迅速地融入,尽快地捕捉到新闻眼和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然后,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多层面、多角度的采访,从而写出丰富生动的现场短新闻。2月10日,是全市第二个“局长接待日”,多家单位“一把手”接访,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现场研究,限时解决。笔者在现场通过深入采访,捕捉到“自闭症患儿”和“女孩”,通过细致地采访,以“就是一面镜子”为题进行了深入报道,使原本一个很形式的局长接待活动更加鲜活,党委政府满意,受众也爱看,从而实现了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要深入研究民众心理,了解民众的收视需求。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时政新闻也是如此,必须对民众的心理有充分了解,弄清楚他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节目,需要什么样的收视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新闻节目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革,使新闻节目的形式更符合受众审美需求,内容更具有可视性,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满足受众需求是满足绝大多数受众的合理需求,要坚持为绝大多数受众服务。时政新闻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舆论引导,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一方面对一部分不健康不合理的需求坚决拒绝,另一方面对民众泄一己之愤的不合理诉求坚决。采制情真意切的新闻精品,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与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密切关注收视率。收视率是电视节目收视状况的客观评判标准,我们通过观察收视率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如节目的推出是否产生了轰动效应,取得了良好反响;节目是否具有深层次的魅力,以其精彩的内容长期吸引受众;受众是否已开始对节目产生审美疲劳,不再频繁收看某档节目;节目是否需要及时做出形式或内容上的调整,以刺激受众的收视欲望;是否该对节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或停办开设新节目,这些我们都可通过观察收视率做出判断。

  3.定期开展调查问卷活动。电视新闻也要以民为本求生存,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经常性地对广大民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群众收视需求上的变化,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这样才能对民众收视口味了如指掌,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节目的形式、内容,使时政新闻节目始终保持其独特的魅力。

  4.努力报道有价值的信息。俗话说家事大于天,要找准观众需要什么,努力选取观众感兴趣,急于了解的信息。除了为公众服务,还要为个体服务。从百姓视角对时政资讯进行解读,让他们看后真正产生“原来这事和我们有这么大关系”的感触。在采写《明年全国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停止使用明》的消息时,在停止使用的信息时,我们对影响的方面、如何等进行详细报道,从而为百姓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5.增加媒体的社会服务意识。现在日趋平民化的政治经济类新闻报道,不再是纯专业报道,讲述一些百姓难以消化的专业类知识,而是努力寻求与平民利益相关的切入点,着重摆事实,在讲述事实的过程中穿插通俗易懂的道理。平民化的新闻稿件不再是单纯迎合政治需求,而是追求群众利益与政治的最佳结合,采编人员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当好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当好传播党政声音和表达民众意愿的传播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全力做好沟通、团结、稳定和鼓劲作用,目的在于能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利用媒体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引导更多百姓关心、参与公共事务。

  6.创新手法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讲故事时应努力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色彩因素,描写人的生存境遇、展现人性的真善美,着力彰显人的光彩,展现人的个性与尊严、抗争与拼搏、智慧与美德,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以真情感动人。多现场、体验式,真实客观地反映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不一样的发展和变化。采编人员要当好讲述新闻故事和发掘新闻价值的思想者,当好社会民主、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7.以百姓的视角审视新闻事件。平民化的新闻稿件应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去看问题,以普通百姓的眼光去挑选新闻素材,以真实报道普通百姓和生活状态为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当代百姓面临的问题,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百姓视角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平民化”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改变,只有找到与百姓利益相关的切入点,就可以作为平民化新闻稿件的素材,吸引群众眼球。

  8.传播形式要亲切朴实。平民化的新闻稿件主要通过通俗易懂、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播新闻内容,播音时力求做到语言轻松,语气平和,放低姿态,播说结合从而拉近和受众的距离,避免“我播你看”那种高高在上的传统做法,努力缩短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在表达上要生动活泼,妙语连珠,使观众在看新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口吻上要显得平等亲切,语气随和,让观众觉得传播者好像在与自己交流。

  客观原因。此类报道中,地面频道的采访名额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以人大会议为例,今年的全国“两会”我们只有一组记者的名额,而且证件是属于驻地记者证,只能在代表团驻地活动。省“两会”同样如此。主办方全力保证一报两台,我们最多时也只办过三组证件。

  外部环境。在这类事件面前,采访对象更看重的是卫视。相比而言,对我们则显得“有点冷”,因此在采访中会出现以下情况:一种是之前采访中就相熟了,不好意思驳面子,说就说两句;一种是被紧追得没有办法再躲,只好应付几句;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本身很愿意说,但这种采访对象是“老面孔”了,一是年年就这么几个人说,二是各家媒体都是他(她)在说。

  首先,时政报道的民生化还不够明显,特别是一些动态消息,做到最后就是一个缩减版的卫视新闻。

  其次,缺乏提前策划。比如在今年的省“两会”报道之前,我们反复开了几次会议,拿出了一个方案,但最终临近会议开始,又暂缓执行。wm视讯最后,仍然是属于临时抓瞎,采到啥播啥。

  第三,在每一次的“两会”报道中,对于单个话题的解析我们做得比较到位,从个例的分析到政策的解读,再到代表委员的建议意见层层剖析。但是对于整个“两会”板块来说,“面”上的东西就相对缺失了一些。要知道,“两会”是代表委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的时候,关注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地面频道报道在做好某一“点”上的报道之外,还应该增加“面”上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随着传播载体的更新发生重大变化,智能手机成为新的阅读终端,而集专业性和便捷性于一体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则成为了重要的传播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新闻客户端得到了高度重视,无论是传统媒体、专业新闻网站还是门户网站、资讯网站等均在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力。时政新闻作为受众关注的热点资讯,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更加引人瞩目。

  1)时政新闻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时政新闻一般属于“硬新闻”,这类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多为国家大事、政策法规、重大活动、重大时事等,有着较高的权威性。在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一般出现在权威党报党刊和各级电视台的本地新闻节目中,和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民生新闻等“软新闻”相比,硬新闻和受众直接关联性相对较弱、受众兴趣度相对较低、受众反馈相对较少。但是,硬新闻的宏观性和权威性,使其在社会重大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媒体时期,时政新闻要想继续发挥这样的不可替代作用,就需要主动融入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中。2017年3月1日,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权威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2016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中高端用户专题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下半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为5.9亿人,增长率为4.4%。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公布的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占到了手机网民用户的85%。由此可见,时政新闻积极融入手机新闻客户端,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2)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从受众角度来说,手机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传播是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分析CNNIC第37、38、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不难发现,手机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并且也是主要趋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单个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高于2.7小时,接近3小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受众通过智能手机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新闻资讯。对比提供新闻资讯的一些主流App,微信、微博侧重于社交及娱乐;浏览器内容较为杂乱,用户侧重使用其搜索功能;手机新闻客户端就成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最佳渠道。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新闻客户端中高端人员群体满意度分布中,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分别以8.6和8.5的得分位于第一梯队。而凤凰新闻和人民日报的主打特色就是时政新闻。由此可见,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来阅读时政新闻,已经成为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

  1)硬新闻,软处理,注重互动与反馈。在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有着相对固定的写作及编辑模式,尤其是在涉及政策法规、重大事件和领导活动等相关内容,多年来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在保证了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同时,也存在受众认知性不足、受众兴趣度不高等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不够“接地气”。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许多时政新闻开始进行“软处理”,采用更加亲和、接地气的语言解读“硬新闻”,形式更贴近生活,风格更为亲民。首先,在标题上的“软处理”最为直接。比如,“2017年7月1日起,有一大批政策法规开始施行”这类新闻,在传统媒体时期,通常采用的是类似这样的标题“2017年7月1日起××政策法规施行”,这类标题虽然已经将事件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但是受众并不清楚事件与自身的关系。相反的,在新媒体时期,同样内容的新闻标题截然不同。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经常出现的是“7月1日起,一法规将影响我们的生活”,或者是更为明白的“国家××部:你的××权益将于7月1日起有新变化”等,直接将政策法规的内容定位于受众最基本的需求,这样的标题更加“吸睛”,引导受众进一步阅读较难接地气的时政新闻。在内容上,软处理的方式更为明显。还以上节同样事件为例,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的写作模式通常为,导语“六要素”说明情况,接下来阐述政策法规的概要内容,最后简要阐述意义等。但是新媒体环境下,手机新闻客户端通常在导语中除了六要素外,会直接点明某项政策法规直接关联受众的哪些权益,接下来结合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来对受众需求进行详细解读,最后简要阐明意义等。与此同时,在传播上,时政新闻传播有了革新的成果。传统媒体时期的时政新闻,主要依靠报纸、广播、电视进行大众传播,受众之间的传播较少。新媒体时期,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时政新闻的传播与受众的联系更为紧密。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时政新闻在客户端上被受众阅读后,受众可以即时通过页面中提供的评论功能及时反馈意见,受众和时政新闻互动性得到大大加强。另外,受众可以将任何一篇时政新闻根据自身喜好,通过页面中提供的“分享”按钮,一键分享到微信、QQ、微博、易信等诸多社交软件上,这就完成了受众之间的二次传播,甚至是多次传播。这种传播的影响力已成为大众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坚力量。2)转变以“编者为中心”理念,注重互联网思维。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发生变化,理念和思维的转变是重要原因,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在传统媒体时期,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如何传播时政新闻,是由传统媒体及媒体编辑来决定的,媒体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受众就阅读并传播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在新媒体时期,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非常激烈,必须将“编者为中心”理念转变为“受众为中心”理念,通过对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结合受众的不同喜好,有意识地进行“议程设置”,即将受众愿意阅读的时政新闻优先推送给受众,或者针对不同的受众喜好来设置并推送不同的时政信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样的行为,实际上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思维的体现。互联网思维中,用户至上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而时政新闻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转变理念,“有的放矢”进行传播,就是主要针对用户进行的,实践证明,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效果是非凡的。

  目前时政新闻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发展整体向好,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时政新闻的整体阅读量相对于民生新闻仍较少、时政新闻的来源管理还需加强审核等。今后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仍需要不断完善、加强。1)时政新闻在标题和简介上要更具吸引力。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新闻编排,符合当前受众的阅读习惯,以新闻标题列表式呈现,标题下方附有简短的内容简介。受众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标题和简介来决定是否要阅读这篇新闻。因此,时政新闻在标题和简介上要更具吸引力,一眼就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和需求点,吸引受众点击详细内容阅读。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民生新闻的标题,但是既不能形成“标题党”,也不能削弱其权威性。这需要时政新闻编辑多学习多借鉴。2)手机新闻客户端要加强时政新闻的来源审核。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来源众多,一些社会机构或者个人,以注册公众账号的方式也来进行新闻传播,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网易号,头条新闻的头条号等。在2017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不允许个人类账号时政新闻,但是仍然有一些顶风作案的现象存在。因此,手机新闻客户端一定要对这些公众账号进行严格审核,坚决杜绝个人类账号时政新闻,对时政新闻进行评论的,要防止出现内容不正确、导向有偏差等情况,维护时政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度。手机新闻客户端需要时政新闻,时政新闻也离不开手机新闻客户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新媒体的浪潮下,时政新闻要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同自身优势融为一体,适应时展勇于变革,这样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

  [1]赖莉莎.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互动传播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8):14-15.

  [2]郭卓.手机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互动传播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6.

  [3]王霖,郭金明.手机新闻客户端个性化与发展趋势[J].新闻世界,2016(4):61-63.

  [4]孙芳.手机新闻客户端内容经营的“长尾”策略[J].青年记者,2016(18):77-78.